??漢壽一中的老樟樹依舊蒼翠,樹干上只添了幾道歲月的刻痕。我站在校門口,望著那些穿著校服匆匆掠過的身影,恍惚間,竟瞥見了十余年前的自己——背著塞滿復習資料的書包,懷揣著比書包更沉重的心事,日復一日地穿過這道鐵門。
??那時的教室,墻上貼著鮮艷刺眼的紅底黑字: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。班主任彭老師總愛說:“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場硬仗?!痹捯粑绰洌晳T性地摩挲手中的粉筆,粉筆灰簌簌落下,如同時間的塵埃。
??高三的冬天,寒氣格外凜冽。清晨六點,天色未明,教室的燈已然亮起。同桌小楊總帶著一個深藍色熱水袋,上面印著幾只憨態(tài)可掬的企鵝。偶爾,他會將熱水袋輕輕推過來,暖著我凍僵的手指。那抹溫熱的藍色,成了我對那段歲月最溫暖的印記。
??食堂的飯菜,是千篇一律的蘿卜燉土豆,土豆煮蘿卜,偶有幾片薄如蟬翼的肉漂浮其間。我們端著飯盒,爭論著上午那道解不開的數(shù)學題?!澳莻€立體幾何,我畫了三遍輔助線還是沒思路?!毙蠲碱^緊鎖。老李突然把筷子往桌上一拍:“要在對角面加一條垂線!”他激動得幾乎掀翻了飯盒。
??這些尋常日子,隨著高考臨近,悄然沉淀成獨特的記憶。高考前夜,宿舍靜得能聽見手表指針的走動聲。我躺在床上,月光透過窗欞,在地面投下一方銀白。眼前浮現(xiàn)起在米粉店打工的母親的身影,她總輕聲說:“盡力就好?!?/p>
??考場上的細節(jié)反倒模糊了。只記得數(shù)學卷最后一道大題尚未答完,交卷時才驚覺手心已浸滿汗水。最后一科結(jié)束的鈴聲響起,走出考場,天空驟然電閃雷鳴。我們一群人在傾盆暴雨中又叫又跳,分不清臉上是雨水還是淚水。
??放榜日,成績單并未帶來驚喜。母親輕輕拍了拍我的肩:“路還長著呢?!备赣H默默遞來一杯熱茶,沉浮的茶葉,恰似我此刻的心緒。后來,我去了一所普通大學,畢業(yè)后進入中國中鐵,跟著項目走南闖北。那些曾倒背如流的公式定理漸漸淡去,反倒是那些看似無關(guān)緊要的細枝末節(jié),在記憶里愈發(fā)清晰、鮮活。
??如今重返母校,當年的教室早已改建,老樟樹下的石凳也已挪位,唯有校門口“漢壽縣第一中學”的燙金字樣,依舊熠熠生輝。我佇立其下,倏然明白:高考留給我的,不是冰冷的分數(shù)和單薄的錄取通知書,而是那些在重壓之下,依然蓬勃跳動、永不褪色的瞬間。
??人生確如列車,高考不過是其中一站。有人在此意氣風發(fā)地啟程,有人在此黯然神傷地轉(zhuǎn)乘,更多的人只是稍作停留,便又奔赴下一段未知的旅程。站臺的風景終會變遷,但那些曾與我們同行的旅人,那些共同經(jīng)歷的晨昏冷暖,卻永遠定格在記憶深處,化作我們繼續(xù)跋涉時最堅實的底氣。
??離開時,天空又飄起細雨,恍惚間,我仿佛又回到了高考結(jié)束的那個傍晚。同樣的雨,同樣沒帶傘。只是如今的我已然懂得:高考這“人生的第一場硬仗”,所教會我們的,遠不止解題的公式;它烙印下的,是未來漫長歲月里,面對人生無數(shù)場風雨和挑戰(zhàn)時,那份能支撐我們始終向前、永不停歇的勇氣與力量。(劉家邦)